回首頁 | 高科大首頁 | 行事曆 | English

本系教育目標


104.10.28課程委員會議修正通過
109.05.11課程委員會議修正通過


教育目標一:培育學生具備邏輯思維與資訊工程專業基礎。

教育目標二:培育學生具備實務技能。

教育目標三:培育學生獨立思考及執行能力,並具有敬業態度、專業倫理及團隊合作之精神。

教育目標四:培育學生習於自我充實及具備國際視野,以應對資訊科技產業快速變化之能力。



達成本系教育目標之課程設計

本系為提升學生素質以達成系訂教育目標,其具體策略如下圖所示:


台灣自然資源有限,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,產業從過去勞力密集導向,轉型提升為技術密集導向,技術人才的培育,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。為因應產業的轉變,培育具「自我學習,跨域整合」能力的高素質技術人力,及落實技職教育「務實致用」之教育目標。最終達到本系的願景:南台灣最優高應大為榮--家長放心、學生信心、企業安心。

本系在提昇學生素質之具體措施主要採取下列措施:

  (一) 實施學校本位學程並訂定能力學程及檢核指標。 透過本位課程發展機制,確立系所之產業定位及學生基本能力培育需求,並經由課程教學配合及專業證照訓練,強化學生就業知能,以因應社會及產業脈動。而能力學程的訂定,一方面讓學生容易了解課程的內涵及其前後關聯,二方面方便製作課程地圖以利學生按圖索驥,規劃其個人之學習計畫。此外,亦訂定檢覈指標,以明確規範說明各課程所裕培養之能力及考核內容,方便學生及老師檢核其學習及教學成效。

             




  (二) 強調實務教學及提升教師實務及產學合作能力: 本系各專業科目大多搭配有實習(驗)課程,加強技術學習,結合理論與實務,以奠定就業基礎,並延攬具實務經驗之教師(技術教師),以培養學生實作能力。為提昇學生英語能力素質,在授課教材方面本系要求任課教師採用英文教科書授課,以加強學生競爭力。而教師之實務能力提升,將有助於教師於教學上說明理論的實務應用,不至於令學生在學習上出現理論與實務脫節的情形。因此,提升教師實務能力對學生未來的就業,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均有決定性的幫助。此外,提升教師產學合作的能力,再配合專題實務課程的實施,教師將可帶領學生實際從事與業界密切相關之實務研究與學習。

  (三) 實施實務專題並加強學生生活、學習及語文輔導及鼓勵學生參與校外專業競賽: 本系學生於畢業前均須修讀一學年必修之「實務專題」,讓學生從實務專題製作過程中強化理論、熟練技術、整合學習成果,並經由「實務專題」報告之撰寫、發表,培養同學整合、表達、溝通、終身學習等「核心就業能力」,增強面對就業市場的信心。 而輔導機制方面,本系針對學生所實施的措施條列如下:

   1. 成立讀書會、推行閱讀系列活動、專題講座。 讀書會係根據學校生命成長品德教育辦法實施,鼓勵學生自主學習。透過讀書會,介紹優良讀物,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,並學習溝通技巧,磨練口才及思維。藉由專業的社福團體的資源,帶動學生尋找生命的價值,啟發善良的思維。
   2. 排定教師解惑時間表。 本系每學期依老師之上課作息時間,排定特定時段替學生解答課業上的困惑,以解決學生學習上或課業之問題,強化學生之學習成果,對於程度較差之同學給予適當的教育機會,趕上教學進度。本制度實施至今成效良好,深獲學生青睞,使得學生學習不至於發生學習障礙或跟不上進度,充分發揮本機制之預期功能。
   3. 由語文中心的協助,安排各整語文學習的課程及活動。 語文中心每學期均有辦理TOIEC訓練班,TOIEC模擬測驗,以提升學生之英文能力。本系為培育專業技術人才,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校外各類專業競賽,以開發專業技術之潛能與創意,進而激發榮譽感與進取心,本校並有相關獎勵機制獎勵獲獎之學生。
   4. 聘請業界專家擔任本系之業界導師,以加強學生畢業就業前之輔導,提升學生之就業力。

  (四) 配合課程的規劃加強實驗設備及圖書資源 依據課程的規劃,擬訂各項實驗課程內容,並依實驗內容規畫實驗設施,以配合實驗教學。本系每年之部門經費均以共通實驗課程為優先補助對象,以改善基礎實驗課程之設施,達到充分支援教學之目標。其次,則補助進階實驗課程所需之實驗設備。進階實驗課程之經費來源,除部分由部門經費補助外,亦由各種教育部教學計畫挹注資金。在圖書資源方面,每年學校撥與圖書資金亦多達200萬元,其中包含期刊、中西圖書、電子書及各種電子資料庫,以方便學生借閱、查詢及下載瀏覽,以提升學生之學習成效。

  (五) 鼓勵產學研究與技術發展並將成果轉為教材 本校訂定有各項產學合作之獎補助辦法,以鼓勵教師進行產學合作,一方面善盡學校之社會職任,二方面則可提升教師之實務能力,三方面則可提升實務教學能力。次外,亦鼓勵教師將產學合作成果轉為補充教材,以彌補教科書之不足。

  (六) 教師評鑑與評量回饋追蹤檢覈機制 本校訂有教師評鑑及教師評量之考核機制,教師可透過教師評鑑與教師評量分析自我於教學、服務及研究上不足之處,進而改善提升教學、服務及研究品質。